close

詩巫4歲華裔男童疑感染EV71腸病毒送命,太平7歲男童則疑肺部遭不明病毒入侵,不敵病魔病逝後,不禁讓人篤疑,這莫非是柯沙奇病毒再次席捲全馬的警報?



導致患者發燒、咳嗽,身上長小水泡,心臟血管脆弱且腫脹等症狀的柯沙奇病毒,於1997年4月至7月中旬在我國肆虐,奪走34條小生命,另有5千多名兒童受感染。

翻開當年的檔案夾,幾乎每隔幾天,就有幼兒死於心臟衰竭,父母捶心痛哭的新聞。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些孩子到底得了什麼病,媒體也只以“專攻擊心臟”的字眼來形容此病毒。

當時除了病徵外,醫療人員只掌握了病毒傳染途徑,即會透過身體接觸及咳嗽傳給他人;這儼如現今讓家長聞之色變的手足口症的徵狀。

全國上下均束手無策,父母如驚弓之鳥;一發現孩子不對勁,就趕緊送往醫院。有者甚至不願相信沒有藥物可預防病毒,索性帶孩子去打日本腦膜炎的預防針,導致預防針斷市。還有父母以為此病是“毛丹”,也有人把孩子送往親戚家寄住,或乾脆出國避難。大家急成一團,就怕家中的孩子會染病丟命。

衛生局只好透過網絡發出電郵,向外國醫療組織尋求協助。隨後獲得美國、加拿大及法國的回應,證實此不明病毒是在1948年,以美國紐約市鎮命名的“柯沙奇”。後進一步經世界衛生組織證實為柯沙奇B 型病毒。

較後,在同年8月,又傳出有2名馬六甲女童感染EV71腸病毒病逝。這就是促成自2000年以來,在全國各地不時傳出的手足口症的病毒之一。

如今,我們已邁入21世紀,不管是醫療知識、設施或技術,也較90年代成熟。可惜,不管是要預防柯沙奇,還是EV71腸病毒,抑或是手足口症的鐵律還是沒有改變,就是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充足的飲食量,確保個人衛生,以增強抵抗能力”這也是詩巫衛生局在1997年所提出的預防之道。

在治療藥物還未問世之前,要讓孩子免於不明病毒的侵襲,還是得仰賴為人父母者的細心照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