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消耗華社華教資本的新紀元風波,從2008年中發酵,至帶領新紀元學院長達10年的院長柯嘉遜合約屆滿,新任院長潘永忠走馬上任,整起事件應告一段落。凡關心愛護華教人士,此時應該把爭執精力,轉為遏止新生人數減半問題,著力重振新院的社會聲望,及恢復家長、學生入學信心。

迎來全新的年頭,新院風波進入另一波華社不願見到的高潮:卸職後的柯嘉遜在院外成立針對董教總的“烈火莫熄”運動,使爭端從體制內擴散到體制外,加上華總及雪華堂在這個時候介入,希望能扭轉柯嘉遜約滿事實;又傳出華總指董教總教育中心(非營利)有限公司爽約、不敢面對社會,為爭端另掀波瀾,再度陷入互相指責的死胡同。

新院與董總雙方各有理據,彼此互別苗頭已長達8個月,爭端始於董總決定不續聘柯嘉遜,同時質疑在柯領導下新院帳目不清。較後董總訴諸民主程序,通過特別大會由13州董聯會投票,以10對3票通過不續聘柯議程;除此還有華教元老溫馨喊話,非理性的文人叫罵,及學生、家長形成支持或反對派,甚至還寄望作古多年的華教鬥士林連玉能主持公道,事件往荒腔走板論調發展。

多方斡旋不果,如今華總在成立“協調委員會”,恐怕仍是清官難斷家務事。我們肯定華總作為華社最高領導的地位,只是出面調解的時間點稍晚了些。若能在特大舉行、投票結果未揭曉前,就出面協調,新院與董總或許能冰釋前嫌。無視特大結果而出面調停,不免引起外界臆測其動機及目的。

本報社論多次站在客觀立場,尊重民主程序為前提,來看待兩方糾葛,但事件越鬧越僵,給外界華人善於內鬥,一盤散沙的不好觀感,我們既心痛又失望。

約滿不獲續聘而卸任,是職場上恆久不變的準則。這準則不應擇機構而施。至於不獲續聘的原因,應讓勞資雙方關上門來說清楚,之後就互不虧欠,不應將之情緒化。

對董教總而言,柯嘉遜卸任,潘永忠上任是不可動搖的事實。但董總曾指責在柯領導下新院帳目不清一事,若與事實不符,也應當大方致歉,還新院舊領導班子一個公道及清白。俗話說,創業難守業更難,要摧毀華社辛苦建立的大專院校,輕而易舉;重創後欲恢復元氣,得使上比破壞更大的勁才行。

不管是哪方面的支持者,若真愛華教,就應該讓新院風波留在2008年,讓2009年的新院回歸教育本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ts 的頭像
    wats

    喧嘩雜聲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