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行動黨基層領袖出示一封,聲稱由雪州回教黨草擬的禁酒令動議書後,週三進行的巴生市議會常月會議,成為各界關注焦點。不過在歷時4小時的會議中,3位回教黨市議員皆未就“禁酒令”提出動議,也未予以說明。
目前,回教黨也尚未針對這封遭揭發的草擬禁酒令動議書做出回應;坊間流傳,指這純是各縣市議員的個人想法。但不管此動議書出自於何人,禁酒課題已觸動雪州非回教徒的敏感神經。
在全國13州屬,僅有由回教黨執政的吉蘭丹,自1991年起全面實施禁酒政策;曾一度由回教黨執政的登嘉樓,已在國陣重奪政權後,准許商家重新售酒。從這兩個州屬禁酒與重新售酒的舊例來看,此政策背後幾乎都與政治角力有關。
尤其國陣恢復讓登嘉樓商家可售賣罐裝啤酒後,反指過去那些在回教黨執政時的政策,是不符合民情;意即藉由強權,剝奪人民權利。
如今,回教黨擬要雪州向吉蘭丹看齊,從地方政府開始,逐步著手通過禁止在公開場合賣酒、禁止非回教徒在公開場合喝酒、區別賣酒收銀處,及其櫃檯等只能聘用非回教徒的禁酒令;內容與吉蘭丹禁酒令大為雷同的草擬書,不禁令人懷疑,回教黨是不是希望透過回教基本教義政策,與其他以馬來人為主的政黨抗衡,來爭取回教徒的支持。
自民聯在308大選執掌雪州後,禁酒措施實屬有跡可循:沙亞南在11月初成為首個實施,嚴厲禁止部分地區商家出售含酒精量低於5%飲品的縣屬;回教黨也曾建議由民聯執政的吉打、霹靂、雪州及檳城,皆實行禁酒令;據悉,雪州回教黨兼行政議員哈山阿里確在雪州行政議會上,提出禁酒建議,不過已遭否決。
若堅持要在超過半數人口屬非回教徒的雪州,實施禁酒令,這恐與回教黨的大選競選宣言“與全民利益為出發點”背道而馳。只要仍在當政,民聯政府應確保雪州非回教徒喝酒、買酒等不違法的權利,不會被強行剝奪。
與此同時,若在經濟全面放緩時,再多方管制商家賣酒方式,恐將衝擊酒商的銷售量;限制銷售,可能導致內需減少,不利振興經濟。
俗話說,“小酌怡情、酗酒傷身亂性”;不實施禁酒令,並非鼓勵非回教徒酗酒。執政者應釐清,這兩者之間,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;若以酒徒患病人數數據來合理化禁酒令,恐也是牛頭不對馬嘴的理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