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定只進行3天的罷海行動,在政府調低漁民柴油價格13仙回應漁民訴求後,持續延燒。雪蘭莪、霹靂及檳城等州屬漁民認為,此調幅與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不符,決定持續罷海至19日以等待政府作出讓他們滿意的回應,即將柴油價格降至1令吉。

為了漁民本身利益著想,我們對於罷海行動的立場,與被漁民寄以厚望的華裔部長一致:漁民已成功傳達訊息,應停止罷海並回到工作崗位。主因是政府已將柴油降至1令吉30仙,雖然這與漁民期望的價格仍有30仙的差距,不過農業及農基工業部長慕斯達法早前已表明,柴油價格不會再降,而採提供生活津貼及上岸津貼作為補助漁民措施。

在官方退一步後,若抗議方仍不見好就收,只會讓局面更僵,也無法有效解決漁民生計問題。如今,雙方應該回到談判桌上,透過對話達至互相理解,才有望握手言和。

要是持續罷海的話,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賦閒在家,沒出海捕魚的漁民生計。加上大批水養殖業大量已回流國內,填補了新鮮漁貨市場因罷海而欠缺的貨源,還有價格更廉宜的外國冷凍海產可供選擇。一旦消費者習慣如此的消費模式,造成市場貨源大洗牌。到時,必將對漁民生計造成另一波衝擊。

當然,全靠這次全國漁民集體罷海行動,才能揭露實行半年的津貼獎掖作業的疏失與漏洞,包括只有部分魚民獲得生活津貼,漁獲津貼無法全面到位,甚至發生地方漁業局推卸申請責任,撥款不知去向等問題。農基部應當立即清查此事,還漁民公道。另外,不少漁民反應領取津貼手續繁雜,等待時間過長等,獎掖形同虛設。

華裔部長在本週五把漁民困境課題帶入國會商討時,理應審視為何漁民申請津貼障礙重重,釐清是否有人中飽私囊及簡化申請手續等。如果政府認為,獎掖制度比降低柴油價格更為妥善,就應該認真執行,才能停止漁民的抱怨。

至於為何政府不願再降低柴油價格,相信與部份不肖漁民轉賣柴油,以賺取差價不當牟利脫不了關係。當然,因為一小撮人的行為而實施連坐法飽具爭議,但恐怕這也是唯一的權宜之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