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直到現在,教育部還沒把狀況給搞清楚。

前所未有的限制SPM考生只能報考10科目,能徹底解決公共服務局獎學金分配不公的問題嗎?以國民獎學金取代公共服務局獎學金,能解決年年有優秀生申訴落榜的問題嗎?

如果答案都是“不能”,何以會做出以上的決定?

欠缺對症下藥解決問題的誠意還不打緊,最糟糕的是,把問題牽扯至教師可更專注教導、家長可省去送孩子去補習的時間和金錢等旁枝末節、無關緊要的課題,根本是本末倒置。

把餅越畫越大,只會模糊化大家最關心的焦點:獎學金審核制度不具透明度。

據現在漢語詞典(第五版)的解釋,透明度指的是“事情的公開程度”。從字面上來看,這意思其實也不難了解。

事件如何發生、過程為何、結果如何產生等環節,越能讓人了解,透明度也就越高;反之,就呈渾濁狀,轉為極具負面印象的名詞──黑箱作業。

再問一個問題:教育部東改西改,能使獎學金制度透明化嗎?

答案如果還是“不能”,所謂的改,就沒有達到改革的目的,更別談能得到讓人信服的成果。這些過程,只將成為一種曾經出現過的改革儀式,宛如雞肋,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。

時至2011年海外獎學金頒布時期,數萬名SPM考生齊齊拿到10A+,每位站出來投訴的又是名列前矛的優秀生。黨團又展開新一輪的上訴、學生與家長再一次把心情從失望轉為絕望。

同樣的戲碼再次上演,再一次證實的,不過是換湯不換藥、無法根治問題的癥結。

到最後,會不會演變成SPM每隔一年就減少應考科目,十多年後乾脆取消考試制度,令人莞爾無奈的局面?這就得看教育部有沒有看到問題的睿智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