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句“你人長得這麼漂亮,新聞卻寫得這麼爛”讓州立華小校長彭忠良與八度空間記者陳嘉欣之間鬧得不愉快。由於人不在現場,也不了解該電視新聞如何處理該校新聞,在這裡暫先不予置評。

不過兩造之間的爭執,攸關所有素不相識的受訪者與媒體瞬間的微妙互動與相處。對記者而言,須限時完成特定採訪內容;受訪者願意受訪,不外乎想透過媒體把資訊傳達出去。

這僅有的數分鐘相處,記者天外飛來一筆的唐突提問,或受訪者不經意表露惡意抗拒回答的情緒,都將破壞“你問我答”的順暢流程。

有人或許想問,難道記者是高高在上不能得罪的無冕王嗎?從傳統新聞學學理來說,沒錯,記者確實具備無冕王的崇高地位。但前提是必須謹守新聞專業守則,客觀中立傳遞消息及監督政府,以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。好比在純淨新聞報道,完全不加入個人想法,僅止於忠實傳達資訊,如A型流感數據、獎學金分配比例等;該新聞內容及發布單位的可信度為何,由讀者自行判斷。

當然,不排除有些記者旁敲側擊,千方百計想從受訪者口中得到心裡已預設好的答案。這樣的做法,對錯參半。錯,是指不應該心存預設立場;對,是指他想了解一切可能存在的情況,以進行更全面、透徹的報道。

其次,受訪者面對不想回答的問題,可以當面直接或婉轉拒絕。對媒體而言,受訪者不想回答或暫不想表達想法,均是能向讀者交代的答案。受訪者若因沉不住氣而出言不遜,就是自製機會讓記者獲得“另類答覆”。屆時,就算記者忠實報道彼此真實的互動過程,也將使受訪者心生不悅,進而產生更多不必要的誤會。一旦雙方關係陷入僵持,均是雙輸的局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