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已愈來愈急促,現已到了一星期進行多項提議、多面向變革的時刻。勇於改革原來是樁美事,可惜目前為止提出的政策僅止於表象良好。

上週的
5歲入學政策,被冠以提升人力的美名,實則名正言順剝奪孩子日漸短暫的童年、扭曲身心靈正常發展;本週的廢除小六評估考試(UPSR)及初中評估考試(PMR),美其名是要導正以成績為導向的現狀,實則是把負責評估的機構,從官方轉為學校,如此而已。

兩項考試要真廢除的話,情況估計是這樣的:學生書包繼續那麼重、大考小考隨堂聽寫默寫測驗的次數沒變少、教師繼續面對繁重的授課壓力,校長更加煩心。這全
因為背後有一堆以績效為準的排行榜等著鑑定學校的表現。

所以當 UPSR/PMR從國家考試轉為校內考試後,這還能不成為大家擠破頭爭著擠入獎金豐厚排行榜的主要途徑嗎?唯一的改變是,沒有了集體放榜日,大家再 也不會在媒體上看到歌頌狀元、稱頌名校的新聞。

但沒有新聞,不表示大家不再重視成績單上有多少個A。以追求優秀成績為終極目標的情況,反在暗處越演越烈。我們豈能像鴕鳥把風起雲湧錯當風平浪靜?

家長會減少不讓孩子補習嗎?不會。因為他們知道,小學及初中三的校內評估雖不再像以往重要,但他們比政府了解凡事沒有一蹴而就的道理。日後要擠入大學窄門,大馬教育文憑(SPM)還是非閃亮亮不可。過去分成幾個回合的攻擊,變成累積11年的一次性傾瀉,競爭之激烈只會更勝以往。

只是我懷疑,現在以客觀成績為標準的獎學金申請及大學入學,都會出現那麼多人為因素的弊端;到了校內評估考試,把人為介入因素比重加大後,還會有多少不公平的事會發生。

取消國家考試後,校內評估考試應只有合格或不合格(注意:不是及不及格),不要再細分甲乙丙丁;為不達標的學生擬定更適合的教學方法,因材施教。大學入學管道應同時多元化,讓在體育、美術等無法量化評估科目表現傑出的學生,能以專業技能入學。

在做出這些改變之前,更值得教育部思考的是,拒絕成績導向的主因是什麽?是要培養更具創意、品格更佳的下一代嗎?與其瞎子摸象,不如按部就班好好思考。等擬好健全的教改制度後才鄭重對外宣布、嚴肅執行,才稱得上是專家所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