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前些時候新任首相納吉主動來訪星洲日報後,引起數場“評論人 VS.評論人”,甚至是“讀者VS.評論人”筆戰的後續效應。這可說是在意料之中,也在意料之外。意料之中的是,星洲人早料到納吉的訪問,必會給競爭對手和網站圍攻星洲日報的借口;意料之外的是,網路作者竟可以斷章取義至如此地步。

我也因為在《情在人間》專欄的〈生活能更美好嗎?〉一文寫道,“人民只能不斷透過電子媒體,發表未經雕塑的言詞;或經過冷靜思考,在平面媒體發表評論,展現對新任領袖最真實的期待”而被批評,甚至連我的母校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也遭殃。



母校無辜受牽連的指責,在我心中纏繞了數天。但對質疑者而言,不管再有哪些讀者在《溝通平台》聲援星洲日報,仍會被視為是“特定人士”的想法。就算費盡唇舌欲解釋,這裡所指的電子媒體,是指聽眾call-in電台,須靠DJ修飾、歸納,才能整合出可理解的“言詞”,相信也無濟於事。

在這一片渾濁的批評聲浪中,我除了自我檢討用詞不慎、語意不清之外,同時也環視在大環境限制下,某些類別的媒體必須每年更新執照的不自由,也努力思考這個問題:除了嚴厲批評,我們還能做些什麼?

批判、批評、謾罵或指責他人,從來都是最不需要資本,且穩賺不賠的交易。但是在憾事不斷發生的社會,豈還欠缺評論人再添一筆,加入喧鬧非理性的行列?假設真有批判的思維,倒不如深一層思考:批判之後,我們還能做些什麼?

媒體不應該成為社會亂源之一。與其一味批評,不如多費些心思想想:我們如何替現有的社會,找出使社會更美好的方式。這也是新聞元素5W1H中,最常被忽略的HOW。

往後寫評論時,我會謹記HOW的重要性勝於一切。至於那些質疑我們做得不夠好的人,應趁時加入主流媒體,去除在場外喧囂、看熱鬧的行列,才能深刻體會在這樣的時勢下,到底能不能打造所謂的評論英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