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1949.jpg

 

  

    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 

     
作者:龍應台

        出版社:天下雜誌

       出版日期:2009年08月31日

      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2410493

        裝訂:平裝


















關於這本書,從讚嘆、震驚到失望的過程,身心已疲累得無法追溯或詳述。”

如果作者──龍應台老師,有幸看到這篇文章,大概能瞭解為何會有以上的感受。

史料批判,留給別人。這裡,我只想借一精明讀者的觀點,點出本書數處史料須修訂處:



1. 第288頁:龍應台與蔡老先生   新宗   的對話,其中有段對話是這麼寫的:

龍:何時離家的? 

蔡:一九四二年的八月三號從高雄港出發,九月八號到達婆羅洲古晉,從「沙拉哇庫」河一直進去。

龍:那是拉讓江。河裡面有動物你有看到嗎?......

舊稱為婆羅洲 (今稱砂拉越” Sarawak) 的古晉,是在婆羅洲的南部,那裡只有一條河,也就是砂拉越河(Sarawak River Sungai Sarawak);蔡老先生口中的「沙拉哇庫」河,應為或加註為眾多讀者更為熟悉、更符合地圖所示的「砂拉越河」。

至於龍老師所提及的拉讓江,雖同樣也在婆羅洲內,不過卻是在婆洲中部,也就是詩巫(Sibu)一帶。按地理位置,要從水路進入古晉,唯一的通道應為砂拉越河。


2.288-289山打根值勤的監視員蔡新宗談及“談及不知名的卓領事”

龍:蔡先生,這個人在日本戰敗以後去了哪裡?
 

蔡:我不知道,說是有一個陰謀,這個人被抓去別的地方了。

因為根據史料予以的經驗,日本南侵時期鮮少會更換戰俘扣押地點,以免在運送過程中產生任何不必要的麻煩。因此,某對此極有興趣的讀者初以為,也許是年代久遠,蔡老先生記憶產生錯誤,才會說出以上對話。

於是他根據書末附註117.卓以佳、楊新華「卓還來」,參見家族網頁 (上海,http://www.quzefang.cn/zhuohuanlai.htm),找到了相關參考文件;並從6頁的參考文件中確認了:中華民國外交部駐英屬婆羅洲山打根的總領事卓還來,確實是被日軍從山打根移禁古晉,再遷禁至亞疪,後轉禁到保佛,最後命喪根地咬;證實蔡老先生的記憶沒錯。 

但在閱讀「卓還來」一文後,他又發現書中另兩個筆誤:

、在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301頁寫道,“當他的妻子為了嬰兒的奶粉和雞蛋在對台籍監視員求情、感恩下跪的時候,卓還來本人在做苦力。山打根當地的華僑晚上偷偷送給他食物,白天往往從遠處望見僑社所尊敬的領事在監視員的驅使下做工。”

根據「卓還來」一文描述,卓還來被日軍逮捕後的羈押路線,是從山打根──古晉──亞疪──保佛──根地咬。換言之,卓還來遭日軍逮捕,被監禁數月後從此就離開了山打根,且此生再也沒有機會回去。另「卓還來」一文數處提到有華僑送食物、消息等援助品給卓還來,這些地方包括了古晉、亞疪及保佛3地的華僑;「卓還來」文中更提及「在被監禁的最初幾個月裡,日軍嚴密監視......」──該位精明讀者因此判斷,在日軍嚴密看管的情況下,山打根當地華僑是不可能偷偷送東西給卓還來。這也就是說“山打根當地的華僑晚上偷偷送給他食物”這個敘述不太恰當。

因為山打根只是沙巴東北角一個靠海的小城鎮,古晉則位於砂拉越(婆羅洲)亞疪與保佛又是沙巴另外兩個小城鎮,地點地理位置皆相去甚遠。

二、同在301頁,提及“在三年半的集中營內,卓還來大概每天入睡前都在等候那個時刻;那個時刻終於在一九四四年七月六日的凌晨三時到來。不管在哪個國家,這種事總是發生在黑夜中,走入人犯寢室裡的軍靴腳步聲總是颯颯作響,彷彿隔音室裡擴大了的活人心臟跳動。卓還來和其他四個英美軍官員被守衛叫起,一聲不響,被押進叢林隱密處。”

據「卓還來」一文所示,卓還來被根地咬日本警察長阿部木中佐、芥山光谷中尉持火炬喚醒帶走的年份,應為一九四五年七月六日,而非一九四四年七月六日。



後記:

凡受過專業學術訓練的人都知道,撰寫文章時,史料絕對不能有任何缺失。

倘若出現缺失,是任何理由都無法解釋或彌補的。

如果這是一份學術研究,大概會被教授退回修改好幾次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ts 的頭像
    wats

    喧嘩雜聲

    wa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